2021年08月12日
華人的飲食文化講求食材時令新鮮,因而香港開埠之初已有露天街市,檔販擺賣於街道兩旁,每日新鮮供應雞鴨鵝、豬牛羊肉、瓜菜、生果,還有糧油雜貨。街市滿足民生需要之餘,更是市民的聚腳地。顧客跟檔販彼此互相問候、閒話家常,每幕情景都體現地道的人情味。最早的華人露天街市可追溯至1840年代出現的中環嘉咸市集,其後亦見於灣仔、銅鑼灣,以至北角等地區。
不過,街市檔販亦衍生街道衞生、道路擠塞的問道,政府因此興建有蓋街市大樓以安置檔販,如於1895年落成及1939年改建的中環街市大樓、1906年的舊上環街市大樓等。戰後,政府加快興建有蓋街市,更於1970年代起,停發小販牌照。1980年代起,街市大樓由單一功能的建築物,演變至集圖書館、運動場、熟食中心等於一廈的市政大樓,不斷進化。隨著歲月流逝,街市的外貌改變了不少,但唯一沒變的,是那逾一世紀的純樸人情味。
不過,街市檔販亦衍生街道衞生、道路擠塞的問道,政府因此興建有蓋街市大樓以安置檔販,如於1895年落成及1939年改建的中環街市大樓、1906年的舊上環街市大樓等。戰後,政府加快興建有蓋街市,更於1970年代起,停發小販牌照。1980年代起,街市大樓由單一功能的建築物,演變至集圖書館、運動場、熟食中心等於一廈的市政大樓,不斷進化。隨著歲月流逝,街市的外貌改變了不少,但唯一沒變的,是那逾一世紀的純樸人情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