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08月12日
中华饮食文化讲求食材时令新鲜。因而,香港开埠之初,露天街市便应运而生。摊贩摩肩接踵,摆卖于街道两旁,每日供应各类新鲜肉食、蔬菜水果以及粮油等食品杂货。湿漉漉的露天街市在满足民生日常所需之余,更是居民的社交天地。顾客跟摊贩互相问候、喋喋不休地闲话家常,一幕幕情景都蕴含着地道的人情味。最早的华人露天街市可追溯至19世纪40年代的中环嘉咸市集,其后亦见于湾仔、铜锣湾,以至北角等地区。
然而,街市极易滋生环境恶劣、道路挤塞等问题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政府大刀阔斧,将一众档贩归置进室内,诸如于1895年落成并于1939年改建的中环街市大楼、于1906年修建的西上环街市大楼等皆成为档贩的新拒点。战后,政府加快整顿市场问题,更于上世纪70年代起,停发小贩牌照。上世纪80年代起,早年间功能单一的街市大楼演变成集图书馆、运动场、熟食中心等集于一体的市政大楼。岁月流逝,街市已一反既往,但唯一没变的,是那逾世纪的纯朴人情味。
然而,街市极易滋生环境恶劣、道路挤塞等问题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政府大刀阔斧,将一众档贩归置进室内,诸如于1895年落成并于1939年改建的中环街市大楼、于1906年修建的西上环街市大楼等皆成为档贩的新拒点。战后,政府加快整顿市场问题,更于上世纪70年代起,停发小贩牌照。上世纪80年代起,早年间功能单一的街市大楼演变成集图书馆、运动场、熟食中心等集于一体的市政大楼。岁月流逝,街市已一反既往,但唯一没变的,是那逾世纪的纯朴人情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