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與傳承之間
2021年04月30日
本地藝術家夏碧泉的雕塑、版畫、水墨作品皆為人熟悉,但除創作外,夏還會記錄本地及海外 藝術展覽,收集相關印刷品,並用鏡頭拍下點滴。50年來,這些珍貴的收藏成為他的私人文獻庫,不單是珍貴的記錄,更是本地藝術史的一部份。
2012年,夏過世後三年,其家人希望完整保留夏的收藏,遂邀請亞洲藝術文獻庫開展整理超過600箱記錄的研究項目。當中共有約18,000個檔案,單是相片就有逾 3,500張。整個項目自2013年至今已持續九年;將海量珍藏分門別類,用電腦掃描 後轉成數碼資料。想像要將雨林內一草一木分類再記錄,團隊就是面對如斯挑戰。2020至2021年,獲得華懋集團的資助, 令數碼化的研究項目得以繼續,促進跨領域的藝術交流與教學,更於大館舉辦名為 《咫呎之內,開始之前:隨意門及其他足跡》的展覽。
面對時間,活潑的藝術生命都是豐富卻短暫的,如何令珍貴的資料與藝術品以另類方式存留於美術史,科技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數碼化讓大眾更易於接觸到藝術資料,更令藝術文獻避過因耗損而消失的命運,讓藝術家對 香港藝術文化的貢獻得以傳承。
2012年,夏過世後三年,其家人希望完整保留夏的收藏,遂邀請亞洲藝術文獻庫開展整理超過600箱記錄的研究項目。當中共有約18,000個檔案,單是相片就有逾 3,500張。整個項目自2013年至今已持續九年;將海量珍藏分門別類,用電腦掃描 後轉成數碼資料。想像要將雨林內一草一木分類再記錄,團隊就是面對如斯挑戰。2020至2021年,獲得華懋集團的資助, 令數碼化的研究項目得以繼續,促進跨領域的藝術交流與教學,更於大館舉辦名為 《咫呎之內,開始之前:隨意門及其他足跡》的展覽。
面對時間,活潑的藝術生命都是豐富卻短暫的,如何令珍貴的資料與藝術品以另類方式存留於美術史,科技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數碼化讓大眾更易於接觸到藝術資料,更令藝術文獻避過因耗損而消失的命運,讓藝術家對 香港藝術文化的貢獻得以傳承。
數碼科技的應用無遠弗屆,既是一種記錄方式亦是一種藝術媒體, 一場以數碼檔案為主的展覽,讓參觀者親身探究中外藝術史。
夏碧泉簡介
夏碧泉(1925—2009),出生於廣東新會,1949年移居澳門,與太太梁少薇結婚。1957年,遷居香港。夏碧泉是一位自學藝術家,他以創作版畫、雕塑和水墨畫而聞名。